关键词:
高速电梯
LQR控制
自适应
backstepping
逆最优控制
摘要:
为满足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高层建筑一直以高速率的增长着,为了解决层数的不断增多、高度的不断增大带来的交通困难等问题,电梯设计时速必须不断提升。速度的提升,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在低速下不成气候的导轨不平度激励、井道活塞风影响和曳引绳变长度诱导振动等产生的轿厢系统横纵向振动问题,目前成为了影响高速电梯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隐患。因此,设计出可以应对各项振动诱导因素,均能从容应对的主动减振控制策略,来改善轿厢乘坐环境,保障其安全,已成为电梯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首先结合高速电梯的结构系统组成和实际连接的特点,对高速电梯动力学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考虑导向系统因加工、装配和磨损产生的激励因素,建立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横向振动四自由度主动控制模型;其次,综合考虑导向系统激励和井道活塞风气动力激励等问题,构建轿厢系统横向振动八自由度主动控制模型;进一步,通过对所建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建大-富士制御电梯技术研究院的7m/s高速电梯实验塔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两项横向振动模型的准确性;其后,建立综合考虑曳引绳变长度诱导振动、曳引机的输出不稳定性和电梯紧急制动等状况的高速电梯轿厢系统纵向振动七自由度主动控制模型,为接下来的轿厢系统横纵向振动的主动控制研究提供了模型基础。针对所建立四个作动器沿轿厢架对角结构的轿厢系统横向振动四自由度主动控制模型,构建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设计线性二次型最优(LQR)控制器,并通过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证明其稳定性;进一步,针对黎卡提代数方程中的状态加权矩阵Q经验法取值时的繁琐与耗时等问题,提出应用步进量子遗传算法(SQGA)的智能寻优设计方法,以提高控制器设计性能;最后,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在时域和频域上绘制了轿厢横向振动加速度和振动位移的性能曲线,分别于GA-LQR控制器和LMI-H控制器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本章所提出控制器的有效性。针对所建立的轿厢系统横向振动八自由度主动控制模型,考虑系统存在不可测状态和作动器的输入饱和现象,构建八个作动器的高速电梯横向振动主动控制模型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方程,首先,利用模糊逻辑系统(FLS)处理方程中的非线性未知项,设计模糊自适应观测器用于状态估计和系统辨识;其次,结合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反推设计技术,递归构造模糊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器;进一步,通过稳定性分析证明所提出的模糊自适应backstepping控制策略不仅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保证系统从状态到输出的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性;最后,通过对SQGA-LQR控制器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了轿厢系统的横向振动加速度及振动位移的时频域特性曲线,验证本章所设计控制对于非线性轿厢系统横向振动抑制的有效性和鲁棒性。针对所建立的高速电梯纵向振动七自由度主动控制模型,构建其主动控制模型的考虑状态不可测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方程,首先,建立其辅助系统,设计模糊状态观测器用来观测和估计系统未知状态;进一步,采用自适应backstepping方法,遵循逆最优控制原理,设计模糊自适应backstepping最优控制策略;其后,经过稳定性分析得出,所提出的自适应模糊逆最优输出反馈控制策略不仅保证高速电梯轿厢姿态的稳定,而且实现对目标代价泛函的逆优化。最后,通过对高速电梯匀速运行和紧急制动两个典型阶段进行加速度时频域响应分析,并与步进量子遗传算法(SQGA)优化的线性二次型(LQR)控制器和基于状态相关Ricatti方程的次最优控制器(SDRE)的数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章所设计控制器对于非线性轿厢系统纵向振动抑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