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同步磁阻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无位置传感器
滑模观测器
瞬时功率理论
摘要:
电机作为能量转换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船舶军舰、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工业生产等领域。目前我国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峻,电机作为工业生产领域的关键设备,其消耗的能源可占工业总能耗的50%以上,因此探讨如何降低电机的制造成本、提高电机效率,对于降低工业能耗、缓解能源危机、助力“双碳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同步磁阻电机因其效率较高、转子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被视为在工业领域中替换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的理想电机。同步磁阻电机的驱动方案主要有矢量控制(FO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两种,DTC方法关注转矩环和磁链环的反馈,控制结构简单,且鲁棒性好,与同步磁阻电机高转矩响应的特点相契合。而目前的同步磁阻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中,转子位置信息的获取多依赖于光电编码器等位置传感器。但在实际应用中,位置传感器的加装一方面会使电机体积变大,接线更复杂,甚至带来同心度偏移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高温潮湿等环境下,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明显下降,进而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对此,本文以降低系统成本和提高系统可靠性为目标,针对同步磁阻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对同步磁阻电机运行原理进行阐述,并构建其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对基于定子磁链模型的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方案(SFM-DTC)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一种改进滑模观测器设计来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其中包括一种分段饱和函数的趋近律设计和一种自适应滑模增益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磁链补偿策略,其中包括一种基于瞬时有功功率的磁链角度补偿策略和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的磁链幅值补偿策略;提出一种基于小信号模型的同步磁阻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而后将上述理论分析进行系统集成,得到了基于改进SMO和磁链补偿策略的同步磁阻电机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SMO-FC-DTC)系统。其次,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在Simulink环境中构建了对应的模型,并在启动性能、抗负载扰动性能等方面,分别对传统有传感器的直接转矩控制、基于定子磁链模型的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SFM-DTC)、基于改进SMO和磁链补偿策略的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SMO-FC-DTC)进行了详细的仿真测试与分析。由仿真结果知,所提出的SMO-FC-DTC在各个工况下运行良好;在中高速工况下,SMO-FC-DTC相比传统有传感器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上升时间和稳态转速波动方面相接近,相比于SFM-DTC有效降低了稳态时的转速波动和稳态误差;在低速满载工况下,SFM-DTC无法达到给定转速且转矩脉动明显,而SMO-FC-DTC在该工况下运行良好,有效提高了系统带载能力;在抗负载扰动实验中,SMO-FC-DTC突加突卸负载后转速波动更小,与传统有传感器的直接转矩控制相接近。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改进SMO和磁链补偿策略的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均较好。最后,设计了同步磁阻电机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方案,搭建了对应的实验平台,并基于Code Composer Studio软件完成代码的编写工作。基于该实验平台,分别对传统有传感器的同步磁阻电机DTC系统、基于定子磁链模型的同步磁阻电机无传感器DTC系统、基于改进SMO和磁链补偿策略的同步磁阻电机无传感器DTC系统进行启动性能测试和抗负载扰动性能测试。对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本文提出的同步磁阻电机无传感器DTC算法在各个工况下均运行良好,同时在启动时间、稳态波动和受负载冲击后的速度波动、恢复时间等方面与有传感器DTC方法相接近,明显优于基于定子磁链模型的同步磁阻电机无传感器DTC方法,可以保证在去除位置传感器、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保证系统总体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