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信息觅食理论
社交媒体
信息搜索
搜索引擎化
摘要:
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扩展了媒介的发展空间,竞争需求又导致媒介功能的叠加,在数字信息作为互联网运转基本燃料的背景下,用户信息获取环境也在不断拓展。社交媒体与搜索引擎二者同为互联网用户常用媒介,其信息供给功能存在相似之处。本文将小红书作为研究案例,以信息觅食理论的四项要素作为分析框架,研究用户将社交媒体当作信息搜索平台的影响因素、具体搜索路径及媒介体验,为信息觅食理论增添新适用情景的同时,解释社交媒体的搜索引擎化现象,分析其对个体、平台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文采取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在对小红书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根据访谈提纲对22名小红书深度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同时对资料进行编码,产生平台基础设施化、平台功能设置、媒介使用体验、媒介氛围认知等30个类属编码,媒介生态、媒介印象、搜索框设置、搜索结果设置等14个主轴性编码范畴,并进一步形成信息斑块选择、信息气味识别、信息搜索菜单定制、信息搜索富集等6个选择性编码范畴。
研究发现,信息斑块的选择会受到环境自身及个体媒介使用印象的双重影响,用户通过衡量斑块搜索收益与搜索成本进行决策。在选择的基础上,用户也会根据斑块内部信息的外在特征及个体的有关认知对信息进行挑选,在对信息气味的识别与应用环节中,具体行为选择会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且在不同平台的表现有所区别。综合信息斑块及信息气味的判断,信息搜索者会由此制定自身的信息菜单,形成理想信息合集。在整个过程中,富集建构始终贯彻其中,分别通过用户自主建构与平台协助建构为搜索者行为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
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化并非仅停留于表面,所产生的影响覆盖社会众多领域、包含众多维度。本研究从对个体、对平台、对社会的三种影响维度出发,分为利弊两方阐述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化的可能影响,以期为用户个人、平台方等相关者提供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