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
知识价值链
信息熵
知识价值
价值评价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文献信息资源的内涵不断丰富,战略价值更加凸显,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同时,科技创新活动也为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动力,助力生产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形成了信息资源与科技创新双向驱动的增益循环。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是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响应习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设定的一种特殊类别,这类资源以知识产权的归属为依据,旨在解决新时代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与拥有之间的矛盾,内容上重点关注文献原创性以及与现实需求结合紧密程度,形式上侧重分析文献关联作者来源机构、文献语言标识、发表刊物等,具有较强原创性、实践性和本土性,是彰显我国在文献信息资源保障领域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载体。但当前的现实情况是,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多样,质量参差不齐,与现实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且不少高质量研究成果都出版在国外相关刊物上,学者们对国内科研环境抱有一定忧虑,这些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不足及缺位对我国高水平文献信息资源的持续生产提出挑战。
鉴于此,本研究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重构研究”,提出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定义,并以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知识属性为脉络,将生产、出版与消费活动中涉及的科研团队、出版商、消费者等多参与主体链接起来,形成以各种知识活动为纽带的自主型文献资源生产、出版与消费知识价值链。同时,为了揭示知识价值变化,测度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生产、出版与消费知识价值链中不同环节的知识价值丰度,有利于观察文献生产、出版、消费服务模式创新需求以及突破口,以此更好地服务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搭建。本研究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三点:
(1)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生产-出版-消费”知识价值链特征分析。完整的知识价值链应由不同的节点及节点间的关系构成,在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生产-出版-消费”知识价值链中,能产生较多价值增值的节点主要包括生产者、出版者和消费者。这些节点通过不同的知识活动进行链接,故在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交流活动后便可构建完善的、以知识为脉络的知识价值链,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
(2)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生产-出版-消费”知识价值链测度。不同节点有不同的知识活动,进而知识的流入与流出程度也不一致,这些都会引起知识价值链的价值变化。通过耦合现有价值增值评价指标,从内容和效用两个方面形成综合性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赋予指标权重,结合实证数据测度同一知识价值链不同环节价值增值大小以及比较不同知识价值链同一环节的价值变化。
(3)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生产-出版-消费”知识价值链优化。对知识价值链的定量分析可发现当下在自主型文献信息资源生产、出版与消费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入手,对各节点本身、节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进而对知识价值链的优化提出针对性建议,切实解决当下由知识价值链不够完善带来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