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政课教师
自律
问题研究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思政课教师,是指承担高等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任务的专兼职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人的中坚力量。思政课教师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从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和人格六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要求(下文简称六要),其中就包含了“自律要严”。“六要”是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期望,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发展方向和行动指南。自律是道德的自由境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律就是在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下,自觉认同并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其中主要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含义:政治自律、教学自律、学术自律以及廉洁自律。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是推动我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不管是政治素养还是道德素养,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不管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网络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都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问题研究概述。全方位立体式地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涉及的相关概念(自律、自律与他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律)进行了梳理和界定;从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现实要求、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论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律观、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自律的论述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律的论述,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现状及原因分析。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的整体现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都有积极向上的自律态度和自律行为,但也有部分思政课教师不能很好地做到严格自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不坚定,职业认同感不强;二是工作存在敷衍现象,教书育人意识仍需增强;三是学术纪律意识不强,学术道德方面仍需规范;四是廉洁执教原则贯彻不彻底,廉洁自律意识亟待提升。接着分析了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严格自律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多元化社会思潮大流行的背景下,价值观发生偏差;二是社会实践经验相对匮乏,尚未做到知行合一;三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待加强;四是尚未形成良好的他律协同机制。第三部分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的基本要求和养成路径。基于前文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现状和原因的分析,首先探讨了加强自律的基本要求:一是坚定政治立场,涵育政治情怀;二是坚持教学自律,恪守育人导向;三是坚持学术自律,恪守学术道德;四是坚持廉洁执教,突出廉洁自律。接着探讨了自律的养成路径:一是加强师德修养,培育良好师风;二是投身社会实践,力求知行合一;三是营造和谐氛围,优化校园文化;四是发挥他律作用,形成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