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历史文化意蕴
清明时节
启蒙时代
吉田松阴
沟口雄三
春天
哲学家
阳明学
心即理
无阶级
清明节
古诗文
抱朴子
桌子
西湖
踏青
书房
使命
欧洲
描述
摘要:
一
清明时节,没有古诗文中描述的凄风苦雨,没有对逝者泛滥的凭吊,没有户外踏青裙钗红颜的浪漫,也没有扎堆旅行堵车赶路的仓皇——三天假期,第一天,七点起床,坐在书房乱翻书.
许多书,或者是对盛名之下的作者感到好奇,或者是别人文章频频提及,或者是一时喜欢,就买了,翻几页,放下来,对自己说有时间再看.有时间的时候,觉得每本书都该好好看看,这本书翻一阵,那本书翻一阵,却常常不知该看哪一本.沟口雄三《李卓吾·两种阳明学》里借吉田松阴之死解读“心即理”及其使命,以赛亚·伯林《启蒙时代》孜孜不倦阐述自己对十八世纪欧洲哲学家的理解,《抱朴子》大谈“厥初岁古、民无阶级”,张岱喋喋不休讲述西湖旧迹旧梦,这些书就摆在桌子上,看哪一本呢,我也拿不定主意.如果撇开历史文化意蕴,清明节也许仅仅就是一个假期,春天的假期,和其它假期一样,容我把一堆书翻完,嘻嘻然完成任务,却不记得书中写了什么.然而春天的假期和其它假期实在不一样,在乱翻书之中虚度过去总有些于心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