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民日报》
三八妇女节报道
女性媒介形象
摘要:
长久以来,中国女性被传统文化思想所束缚,被诸多文史典籍赋予以刻板化的形象,如“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性形象被不断矮化。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获取信息方式不断增多,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愈加清晰。信息获取方式的增多有利于大众从传统思想桎梏中挣脱出来,对传统糟粕去魅。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妇女话题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中心,“妇女与传媒”成为《行动纲领》所确定的重点领域,传媒中的女性形象被广泛关注。主流媒体《人民日报》2021和2022年致敬三八妇女节更是打出口号:“牢记嘱托跟党走,巾帼奋斗新征程。”、“性别偏见不该是人生枷锁。今天不必称呼女神女王,只要听见她们的真实声音!”近年来,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于女性形象的认识更加深刻,报道更加完善,由此可见女性力量的不断崛起。媒介报道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对女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关系到女性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空间及健康表达,也关系到大众对于女性形象社会地位的认知与认同。《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在我国众多新闻媒体中起着引领作用,反映着社会整体的风貌,其对中国女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间接的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影响着女性的发展。
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话语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以新世纪为起点,研究2000-2022年间《人民日报》三八妇女节当天有关女性话语的所有报道,通过对报道内容进行研究,总结了《人民日报》女性形象报道呈现的四类典型女性形象,如完美家庭形象、劳动模范形象、职业女性形象、女强人形象。这些优秀典型女性形象呈现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女性特质刻板化,美丽、贤惠、善良等词汇是女性的代名词,强调女性在家庭中角色和作用,大量突出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突出作用而较少涉及其他方面,媒介呈现女性形象和现实形象存在一定差距。笔者对此进行了动因分析,总结影响《人民日报》女性形象呈现的四大因素,文化因素、媒介因素、社会因素、思想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具体包括:培育先进性别文化、增强传媒责任、提高新闻从业者媒介素养、传播社会性别意识。期望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女性形象进行平等、全面、多元化、客观化报道,扩大女性的社会影响力,为当代女性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平等、轻松的氛围,促进女性自我成长、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