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语文
屈原作品
群文阅读
教学研究
摘要:
群文阅读教学区别于传统单篇教学之处在于,教师将围绕一个议题选取切合议题、具有结构化的多篇文本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交流与碰撞中利用集体的智慧得出结论。屈原作品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在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众版本语文教材中都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目前高中语文屈原作品教学,基本为传统单篇教学,对意象的解读、情感的体悟较肤浅;且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很少有学生会自觉阅读;加之,不少教师对如何教授好屈原作品仍有疑问,对教材中屈原作品解读碎片化、教学方法老套、教学内容缺乏更新,直接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知识系统不全、探究能力偏弱。学界和一线教师对高中屈原作品教学方法的探索一直在继续,但暂时没有研究提出可以将群文阅读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屈原作品教学中来。对于成长中的高中生,屈原作品中有太多值得研读的内容,利用群文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屈原,可以从屈原的人生经历、政治思想、情感等方面对屈原进行详细地了解,让学生真正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并建立系统的中国古典诗词知识体系,这不仅符合统编版教材编写理念,也符合屈原作为“中国文学家老祖宗”的历史事实。高中语文屈原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大致可以从议题的确定、群文的选择、教学模式和集体建构这四个方面来操作。议题的设置可以从作者、艺术手法、思想、文本意象这四个方面来选择。为了保证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文本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情况,文本之间的排列要有层次,并且可以选择教材外的文学作品、影视片段等。在具体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照一篇带多篇、课内多篇或课外多篇的模式实施教学,以确保屈原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的落实。屈原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就是集体建构,教师需要进行自我建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会倾听来保证群文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参照上述理论探讨,以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离骚》为例,具体呈现了群文阅读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屈原作品的独特价值,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