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学精神
屈原
人文关怀
人格精神
爱国忧民
当代大学
独立精神
中华民族
核心内容
启迪
摘要: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它应该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体现其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大学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属于传统的一部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代表着特定文化群体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它是学校的灵魂,理应在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行为规范、群体凝聚、社会辐射等各个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把讨论大学精神与屈原的“求索”精神联系起来,在于表明当代学人对屈原精神的认同,表明与中国古代先贤在文化精神上的一脉相承。中国文化的土壤孕育了中国的大学,即或是像清华这样早期渗透着美国文化影响的大学,仍然是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哺育之下,在不断发展的民族救亡运动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从而借用《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语来表达自己的办学理念。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文化精神则影响了自司马迁、范仲淹至鲁迅等无数称得上是中华民族之脊梁的伟大人物,包括当代老一辈科学家,他们为着昌明中华民族的科学事业,苦苦求索,解开一道道科学难题,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