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离别之歌
音乐会
屈原
婵娟
摘要:
歌剧自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西方音乐元素传入,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逐渐进入探索期,20世纪后半叶,它露出了自己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音乐艺术的一枝奇葩。歌剧艺术是表演性极强的艺术,在近百年的歌剧表演艺术中,不仅塑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同时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使中国的歌剧舞台更富有活力。
本文从作者、创作背景、剧情、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等方面对歌剧《屈原》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说明,并以歌剧《屈原》中婵娟的唱段《离别之歌》为例,对“婵娟”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做了重点分析。笔者作为一个民族女高音的表演者极为关注歌剧这种体裁的作品,通过对《屈原》的学习、理解与实践,深刻体会到了剧中人物心理的复杂变化,并且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对本剧不同的思想内涵、不同的人物心理描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映照出该歌剧所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反映出当代专业院校的民族声乐演唱者在音乐会中运用怎样的情感去寻找人物,即使没有幕和道白的烘托,如何让学生在音乐会中合理有效的演绎歌剧片段,去完成歌剧片段的表演,如何一下捕捉到角色的心理,用打动人心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把复杂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将是证明个人能力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对笔者艺术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当今的声乐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