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赋能
文化赋能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乡村经济社会问题、破解城乡发展矛盾的基本途径。产业振兴注重各项要素的融合发展以及整体功能的优化。作为关键要素,乡村文化能够为乡村产业注入新动能,发挥出文产融合的加法和乘法效应,进而助力产业振兴。因此,如何挖掘与激活乡土文化资源,使其赋能产业振兴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基于湖北省宜昌市万古寺村产业振兴的本土实践,关注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动态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探析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内在机制。文章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即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背景、过程及其效能。一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背景,即为何“赋能”。基于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困境,从参与主体、人才建设、思想观念以及供给体系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现实动因。二是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过程,即如何“赋能”。万古寺村通过要素适配、要素激活、要素融合等现实路径,推动需求与供给的双向互动,最终实现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现实成效。从赋能结果来看,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革新观念、吸纳主体、增强供给和培育产业等方面。
研究发现:在赋能过程中,“以文促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显著,即文化通过价值重塑、社会整合、资本再造以及文明内生的作用,吸引和培育人才、汇聚和整合资源,从而推进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赋能产业振兴机制的基本建立,对提升乡村供给效率、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运转,使供给与需求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现有效衔接,具体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相互转化,使乡村产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文化赋能产业振兴并非单向的运行机制,而是双向联动的过程:一方面,乡村产业的文化价值得到延伸。文化赋予乡村产业更新、升级的能力与动力,推动乡村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另一方面,文化的产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产业振兴将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复兴与再造,进而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