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环境保护税
减排效应
摘要: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农业、工业、商业、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也是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近几年长江流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河流断流、水质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阻碍着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税收政策,通过鼓励与限制并举的措施促进环境改善,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环境税究其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广义环境税和狭义环境税。而现行国内外学者大多研究的是广义环境税的效应,对于狭义环境税的效应研究却比较少。在我国的绿色税制中,狭义环境税即环境保护税作为一种对污染物排放的事后性调节税,对长江经济带减排以及绿色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立足于狭义环境税的分析。在理论分析方面,重点研究狭义环境税减排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庇古税理论等阐述环境税相关理论基础;利用上述相关理论分析环保税的减排效应以及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在现状分析方面,本文通过近15年环保税费收入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数据,对长江经济带环保税费征收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利用2005-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加入污染物排放量的滞后期以及环境保护税费的滞后期,通过系统GMM估计法,对数据进行回归,来检验环境保护税在长江经济带的减排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环境保护税费对长江经济带确实存在减排效应,且对工业二氧化硫的减排效应要大于工业化学需氧量的减排效应;(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长江经济带领域确实存在,且长江经济带仍处于“倒U”曲线的左侧;(3)环境保护税对长江经济带的减排效应存在上中下流域的异质性。根据对环保税在长江经济带减排效应的分析,本文主要提出如下建议:在税制设计方面,进一步扩大并细化征税范围、实行差别税率、设计多层次税收优惠等;在税收征管方面,要加强税源的检测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保障税款的专款专用等等;在长江经济带环境协同治理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