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端午节俗
吉祥文化
仪式
符号
口传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端午节俗的研究成果丰硕。笔者考虑到端午节俗内含的复杂要素,思路的改变比问题本身的探讨更为重要,以“结构性探源”代替以往“纵向性探源”的思考模式,更有益于认识区域文化特色。事实上,无论是节俗本身,还是与之相关的历史探究、区域研究和文化意义阐释,都需要我们以新兴社会史的视角重新考量。
在以龙舟竞渡、采百草合药、踏斗百草、亲朋赏端阳为代表的端午仪式活动中,动态地展现了以江南为中心的端午节俗浓郁的吉祥特色。民众通过这些仪式活动来表达驱恶避害,祈求祥和、美满、和谐的美好愿望。同时,在以端午节传统美食、式样丰富的端午节佩饰以及家庭装饰为代表的端午节物,静态地体现人们寄予端午节以浓厚的吉祥信念,说明以江南为中心的端午节俗中所蕴含着的吉祥文化早已渗透在了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甚至对生命的理解都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端午之俗也可溯源至远古各类神话、传说和典故。民众从对政治人物的传诵、对神奇人物的传扬和一些关于端午节仪式的传说等方面来重构对于端午节吉祥文化的立意,追寻端午节吉祥文化的渊源,以及它在几千年华夏文化中所具有的传承价值。
端午节俗之吉祥涵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其表达方式亦各俱时代特色,地区特点;与其他节日节俗相比,其辟邪纳吉的意蕴也更突出。以江南为中心的端午节俗无论采用何种动态写生、静态描摹,抑或是各种神话传说,无一不彰显出人们对“吉祥”这一美好理念的渴望和期冀。“吉祥”二字寓意深远,涵义丰富,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更是希望用他们自己对于“吉祥”二字的理解来表达对于平安富足生活的美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