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端午节
参龙
创编
口头程式
即时创作
活动变迁
摘要:
参龙是温州地区在端午节划龙舟和元宵节舞龙灯活动中以说唱咏诵的方式来敬神祈福、庆贺娱乐的活动。作为温州传统龙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艺形式,端午参龙具有宝贵的民俗价值。本文以温州市瓯海区任桥村端午参龙为考察中心,分别从节日、民间文学和活动组织变迁三个角度对其展开探讨。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四个部分。第二部分从节日角度切入,分析了温州端午习俗呈现为集饮食避瘟、祭祀祈福、竞技娱乐、姻亲交往等多种传统要素相融合的特征,叙述了温州端午参龙完整的仪式和展演过程,强调了贯穿于龙舟活动始终的端午参龙对于丰富传统端午内涵所体现的关键功用。第三部分从民间文学角度入手,借鉴口头程式和表演理论,以静态文本切入,探讨了参龙词韵律、语言、主题的口头程式。接着从文本关照到具体的演唱情景,解析在参龙表演中影响参龙师即时创作的因素,以及参龙师的日常创作对于参龙创编和参龙师个人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从城镇化语境出发,分析了端午参龙活动在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上的变迁。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组织方式在城镇化进程中发生变化,龙舟俱乐部作为地缘和业缘相融合的新生组织力量为端午参龙活动的承继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后讨论了任桥村端午参龙与村落认同之间的紧密关系。结语梳理了作为节日仪式歌谣的温州端午参龙,其功能从最初的实用性和祭祀性向娱乐性的演变过程。端午参龙词的创编高度依赖传统和语境,同时也受书写文化的影响。温州瓯海区任桥村的参龙活动个案体现了民俗文化是维系村落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