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板内地震
地震海啸
数值模拟
南海东北部大陆架
摘要:
1994年台湾浅滩MS7.3地震,是近几个世纪以来南海东北部发生的最大破坏性地震之一,且有明确的海啸波记录。本文基于潮位站记录、震后报道和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多组海啸数值模拟,约束该事件的地震参数和破裂特征(震级、断层几何、滑移分布等),并分析海啸波的传播演化规律及其可能的灾害影响。模拟结果显示1994年台湾浅滩地震触发的海啸影响了东到澳门,西至温州上千公里的海岸线以及几乎整个台湾岛西海岸。距离震源最近的福建东山岛至厦门一带受海啸影响最大,最大波高可达0.25m,其次是汕头和泉州一带(0.15~0.20m)。由于震中位置距离台湾省较近,海啸波在震后10min到达高雄沿海, 30 min传播到福建省东山岛一带, 3 h到达香港、澳门沿海。通过分析最大海啸波幅分布和典型站点时序曲线,获得一些新的认识:(1)1994年台湾浅滩地震的震级可能接近MW6.9,可能的震源机制以高角度正断地震为主;(2)断层关键参数和滑移分布对海啸触发有重要的影响,开展更精确海啸模拟和灾害评估需要更加明确这些参数;(3)板内地震海啸到达华南沿岸地区的时间更短,其伴生的海平面急剧振荡等现象,在当前华南沿海海洋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潜在灾害损失大。目前我们对南海东北部板内地震源的认知严重不足,该区域潜在海啸灾害评估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需要对大陆架内活动断层的精细几何结构和地震活动性开展地球物理联合调查,为开展海洋地质灾害评估与制定沿海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