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学生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摘要:
媒介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在当代,媒介的发展已经变得琳琅满目,媒介已经不仅仅用以沟通与交流,更为人类提供信息、娱乐,而媒介的发展对青少年产生剧烈影响。这些影响中,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积极的影响可以拓展青少年视野、提供知识,促进其身心发展,而消极的影响却能将青少年卷入负面漩涡,甚至让其确立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青少年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小学生作为年龄最小的群体,更易受到媒介的影响与冲击,而我国的小学生人数高达两亿多。现今社会的信息网络已然极为发达,10年之后,他们将踏入社会,彼时他们可能置身于更为发达的信息网络,面对更为猛烈的信息轰炸,所以,必须为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媒介观,让他们更科学地看待媒介世界。湖南地处中部地区,其电视媒介的发展在全国具备影响力,所以这个省份的青少年更加直接地面临如何选择媒介信息的课题,研究该省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情况具备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近百年发展,英国、美国、加拿大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香港、台湾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而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才刚刚起步。这种起步不仅体现在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更体现在有效可行的实践处于零星出现的阶段。所以,本次研究同样具备理论意义。所以,笔者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理论及先进模式的研读、分析,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梳理,以湖南省衡阳市一所城镇小学作为研究地点,以该校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本次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通过采取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调查方法,笔者发现,该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几乎空白的阶段,教师自身媒介素养水平不高,学生所接受到的媒介素养教育不足。但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施展,笔者发现媒介素养教育在小学生身上能够起到良好的化学反应,而笔者在调查中也切实发现,在探索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科学模式、正确方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引发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也是我们寻找正确模式的必经之路。通过本次调查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小学生虽对媒介素养教育接触甚少,但媒介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他们身边,所以他们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接受度高,究其原因,不仅因为这些课程的实用性,更因为媒介素养教育本身所具备的实践性与趣味性,同时也得益于该校先进的教学设备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丰富教学方法。其次,小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种类和内容有所偏好。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他们对于离自己生活更近的网络媒体课程兴趣浓厚,对于影视作品课程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学者不仅能够与时俱进地分析新媒介的特性,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总而言之,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课堂是顺利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必要手段,而面对当下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针对教师所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亟待开展,我们的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系统性渗透,能够在相关课程中,多涉及该方面知识,最终促使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在我国形成一门独立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