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媒介素养
断言式新闻
确证式新闻
摘要:
1980年6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播,世界范围内的新闻竞争更趋白热化,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为了抢夺新闻时效而放弃对内容准确性的验证,断言式新闻(Journalism of Assertion)由此诞生。仅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断言式新闻因为能满足大量受众对信息的原始欲求,并为新闻传播者带来更多利益,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确证式新闻(Journalism of Verification),成为主要的新闻模式。断言式新闻盛行带来的巨大危害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对断言式新闻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详细分析,既而提出断言式新闻的成因,认为不同媒体间竞争加剧,网络时代信息发布便捷性提高,受众(用户)信息接收习惯的改变和新闻版面(节目时长)的增加等,都是断言式新闻产生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文章还认为,由于断言式新闻缺乏调查,未能质疑断言、要求证据和检验证据等特点,新闻媒体从具有"把关人"作用的信息聚合器,变成了简单的信息通道,断言式新闻生产一再挑战基于社会责任的新闻理念,严重影响了受众的现实判断与行为方式,甚至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巨大损害。本文从媒介素养的角度着眼,详细分析了传受双方媒介素养的高低对断言式新闻生产的影响。就新闻从业者来说,较高的职业道德是他们拒绝断言式新闻的内在动力,准确的专业认知则从理念与能力两个方面促使他们杜绝采写断言式新闻,公众权益观则是抑制断言式新闻泛滥的有力武器。就受众(用户)方面,媒介素养的高低虽不能直接影响断言式新闻生产,却能影响断言式新闻的生存环境,从需求的角度抑制断言式新闻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信息消费的理性程度决定断言式新闻的生产动力,新闻要素的核查能力影响断言式新闻的辐射范围,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意识影响断言式新闻的走向,"新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决定断言式新闻的发展空间。最后,本文从媒介素养的视阈提出了使断言式新闻向确证式新闻回归的两条途径:其一,从微观(新闻从业者个体)与宏观(新闻行业及社会)两个角度出发,着手提高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其二,从新闻的接收者与新兴的新闻生产和传播者的角色出发,提升受众(用户)的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