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媒介素养
新闻文体
媒介资源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愈加深远,新闻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新闻类文本是高中学生学习新闻文体和媒介知识的重要载体,新闻文体教学是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途径。新闻文体的教学应当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手段或设备,培养学生媒介信息识读、查询和收集,选择、质疑和批判的能力。
根据调研,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将新闻文体教学等同于一般记叙文阅读教学,对新闻文体教学和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并未彰显新闻文体教学的特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依托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及其教学要求,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视角切入,探究在新闻文体教学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论文将从如下几部分进行研究:
绪论概述研究背景、意义和文献综述。
第一章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从语文教材和高考命题出发,对媒介素养教育与新课标、语文教材和高考命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高中语文新闻文体教学中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可行性。首先分析课程标准对语文新闻文体的教学要求;其次统计并分析高中语文教材中新闻文体文本的数量、类型及选编特色;再次结合语文考试大纲中对媒介素养的要求,分析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媒介素养相关考查内容。
第二章是对高中语文新闻文体教学现状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未能充分体现媒介素养要求,二是新闻实践活动较少,三是教学评价趋向应试化,四是媒介教育资源匮乏。本文针对这四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优化新闻文体教学的策略。
第三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新闻文体教学的策略。以媒介素养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为依据,从细化教学目标、依体定教、引进并整合媒介资源等方面探究媒介素养视域下的新闻文体教学的策略。首先,细化教学目标,以落实媒介素养教育,紧扣媒介素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其次,依体定教,通过读写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把握消息类、通讯类和新闻评论类等多种新闻文体的特征,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新闻素养;开展校园“时事论坛”,延伸新闻课堂教学场域,提高学生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再次,构建自媒体新闻学习社区,以多种反馈形式培养学生对信息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最后,多维度引进媒介资源,拓展新闻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增加各类新媒体文本,增强学生选择和使用媒介手段、设备的能力。
第四章以《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借助课文引导学生比较通讯与消息的异同,掌握新闻文体的基本类型,把握人物通讯的特点;引进和整合多种媒介资源,引导学生掌握人物通讯类文本的写作手法;最后,对学生新闻学习的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深化学生对新闻文体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袁隆平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