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群体
数字融入
数字鸿沟
媒介素养
摘要:
老龄化和数字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特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在中国人口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数据表明,老年人口数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党的学术探讨和政策制定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立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随后的政策部署中,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该意见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全局之中,通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参与和权益保障等措施,推动老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该意见还强调了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与此同时,互联网通信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逐渐主导生活的各个领域,老年人的信息技术体验感往往不被关注,在主流话语中日益边缘化。
本文基于知沟理论和信息沟理论,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等实地调研方法,通过梳理南郊镇农村老年人数字融入现状,对南郊镇农村老年人数字鸿沟困境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南郊镇地区数字化接入薄弱造成“接入沟”,南郊镇农村老年人群体数字能力不足导致“使用沟”,南郊镇农村老年人群体因为数字素养有所欠缺,导致了“知识沟”。在上述三个方面存在问题,造成农村老年人群体无法正确融入到数字社会中。基于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与数字化时代背景特征,本文提出要加强农村数字化普及,营造良好的数字化环境;构建政府主导、老年人互助的数字鸿沟治理格局;推动乐龄科技的发展,实施老年友好型数字化战略;多方助力,积极落实线下服务的政策型要求,提升农村老年人工具性知识和技能;同时积极发挥数字代际反哺作用,激发老年人学习积极性,提升农村老年人数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