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媒体
地方政府公信力
媒介素养
公共危机管理
摘要:
在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地方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分,因此地方政府公信力对维续地方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大意义。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为民众的利益诉求,为民众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等诸多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这也使得新媒体对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重塑了我国的政治生态,地方政府公信力在新媒体背景下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新媒体对地方政府信息透明性、地方政府回应性和地方政府媒体应对能力三个方面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地方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开通政务新媒体提高地方政府信息透明程度;建立并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升地方政府回应能力;开展培训增强地方政府对新媒体的认知与应对能力。因此,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加速了,地方政府的服务质量和电子政务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但地方政府公信力仍然还存在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升公共决策效能,积极有效的处理新舆论环境中的公共危机,这些都对地方政府公信力产生了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例证法,利用服务型政府理论,对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发现新媒体背景下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包含了地方政府官员的新媒体媒介素养不足,地方政府利用新媒体与公众的沟通不足,以及政府运用新媒体进行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不足。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从提高地方政府官员新媒体的媒介素养、增加地方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和提升地方政府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出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