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微博传播
公共领域
交往理性
媒介素养
摘要:
近年来,一些重大的公共事件大都在微博传播中形成舆论和影响力,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微博有着极其重要的公共价值,一定程度上它正在构建着当代中国的公共领域。作为公众的参与者、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话题以及理性商讨过程是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和内在要求。以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来考察微博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微博传播的参与者缺乏公共精神,传播内容的公共性被削弱。公众在交往中的非理性行为,导致道德绑架与微博暴力频繁发生;微博传播的公共议题逐渐被淡化,理性辩论和表达常常被湮没,这些问题对微博公共领域的顺利建构造成困难,不利于微博健康、有序地发展。传媒对公共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媒介技术的变革总能促成公共领域的转型和重建。微博公共领域可以这样描述:公众在微博这个公共平台上,以社会公共话题为主要话题内容,通过理性表达和论辩进行商讨,从而形成对某一公共话题大致一致的舆论意见。当前的微博传播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如公众在微博交往中的非理性倾向,谩骂等网络暴力行为频繁发生;微博话题削弱了社会公共性、私人话题稀释公共空间,导致公共话题和公共事件被边缘化。公众变成了“漠视公共事务的网民”,微博平台变成了娱乐和商业的秀场,这种情境下,达成共识变成奢望。公众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在不紧要的事件“刷屏”和讨论中,无疑是对公共空间和媒介资源的巨大浪费。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中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在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之后,阐释了公共领域的由来及相关理论。将微博传播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相结合,强调微博不仅是娱乐平台,更应是一个讨论公共话题的公共空间。第一章阐释关于微博和公共领域的相关概念,公共领域概念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界定到网络时代公共领域有所发展。第二章以公共领域理论为视角,从微博传播者、微博受众和微博内容的维度阐明微博传播存在的问题表现。第三章分析微博传播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章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建议,强调应该重视微博的社会公共价值。微博要想取得长足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平衡公、私领域方面做出调整与改变,才能发挥其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