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ICT媒介素养
日语专业大学生
日语学习
学习动机
四项技能
摘要:
在网络等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以下简称:ICT)高速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以下简称:日语专业学生)通过ICT接触到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有效的学习工具。但是,在ICT应用过程中,伴随着个人信息泄露、信息不正确及思辨能力降低等问题的出现,可能会给日语专业学生带来各种学习上的不便。因此,在确保ICT的安全性及便利性条件之上,如何使之更加有效地辅助日语学习,关键在于ICT媒介素养的发展状况。然而,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从教育社会学视角并以书本、图片等传统媒介为对象的媒介素养研究比较普遍,加之这些研究大多缺乏实证性调查,使得如何在信息化媒体主导的时代中发展ICT媒介素养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以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从日语教育的角度出发,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旨在阐明日语专业学生ICT媒介素养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不同学习者特征下ICT媒介素养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日语学习的关系。为了达成该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设定了三个研究课题。课题1是研制关于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大学生ICT媒体素养发展状况及学生日语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课题2是通过问卷调查阐明日语专业学生ICT媒体素养的发展状况。课题3是探讨日语专业学生ICT媒体素养的发展状况与其日语学习(学习动机,日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在课题1中、笔者以18名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了小组访谈,通过KJ法进行分析,提取“ICT应用时的主体性态度”等各核心概念,同时结合现有研究中的量表项目,最终研制出由四部分组成的《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ICT媒介素养发展状况及其日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在课题2中,笔者对全国71所高校的384名日语专业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首先,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ICT媒介素养是由“ICT应用的自律性态度”(要素1)、“ICT应用环境的营造”(要素2)、“ICT应用方面的积极交流”(要素3)、“ICT应用效果的肯定”(要素4)、“ICT信息的思辨能力”(要素5)这5项要素所构成。随后,针对学年、日语能力、ICT利用率等学习者特征,采用“学年×日语能力×ICT利用率”的3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了不同学习者特征下各构成要素的发展状况。在课题3中,笔者首先抽取出日语学习动机的各项因子,根据各项因子的得分高低进行T检验,探讨ICT媒介素养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之后,同样对日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得分高低进行T检验,探讨ICT媒介素养与日语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根据以上三个课题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日语专业学生的ICT媒介素养整体发展状况为中等水平。通过对比各构成要素的发展状况发现,要素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ICT应用的自律性态度”(要素1)的发展状况最好,“ICT应用环境的营造”(要素2)的发展状况最差。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ICT媒介素养的全面发展,需要继续着力完善中国高校日语教学的ICT环境。(2)从学习者特征(学年、日语能力、ICT利用率)来看,总体上ICT媒介素养随着ICT利用率的增加而得到提升,而学年及日语能力等特征对ICT媒介素养的影响相对较小。不过,在改善“ICT应用环境的营造”(要素2)时,不仅需要增加ICT利用率,也需同时注重日语能力的提高。(3)关于ICT媒介素养与日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首先验证了完善ICT环境与提高日语学习动机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在与日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关系上,各项技能如若均处于高级水平,则会对“ICT应用的自律性态度”因素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鉴于ICT信息的时效性和传达性特点,虽然应用ICT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速读能力的培养,但在需要深度推敲的阅读鉴赏能力方面则需要平衡ICT媒介应用与纸质媒体应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ICT媒介素养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日语学习的关系,得出以上结论。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围绕ICT时代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从学习者、教师、大学三个方面对中国日语教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学习者方面:加深日语学习中关于ICT应用的交流。学习者既是ICT应用的主体又是ICT媒介素养的培养对象,通过互相分享ICT应用中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给日语学习中的ICT应用及ICT媒介素养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2)教师方面:关注学习者在ICT应用中的自律性、收集学习者ICT应用的相关信息、分析学习者特征下的ICT媒介素养的变化。首先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有意识地推动学生自律地应用ICT。其次,教师应注重学习者在日语学习中广泛应用何种ICT、如何应用ICT,并收集相关信息。此外,教师应在掌握学习者的ICT利用率、学习动机及日语四项技能等实际情况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