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年受众
新闻分享
微信社交
媒介素养
摘要:
在现代网络媒介与融合技术蓬勃发展的信息传播环境下,全天候不断涌现的海量新闻,远远超出了普通阅读受众对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和能力。即时通讯的显著特点为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打破了一种基于传统社交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解构了一种基于传统网络社交的传播方式。实现了社交媒介的技术革新和熟人关系链中新闻分享的融合发展。持续研发、升级、完善的微信正不断刷新着受众的使用感知,改变了受众获取新闻来源的渠道。受众取代了新闻把关人的角色,已不再局限于对新闻的需求,而是更希望在分享新闻信息的同时,能够收获更多的信息增值,展现微信新闻分享的新形态。在这种期待下,研究新闻与受众、受众与微信、新闻与微信的三组关系,对受众的新闻分享与社交行为呈现进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为媒介交互打开了了新的市场。简易的一键分享功能,受到中年受众的广泛使用,受到不同群体的关注。新闻分享只有不断延伸自身的职能,才能在满足中年受众原有的信息需求基础上,实现增值。微信新闻的互动反馈,恰好满足了更多中年受众的社交期待。本研究对中年受众进行年龄界定,锁定调研范围为吴忠市的五个管辖区,采用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形式为辅的一种调查形式。以已收回的有效问卷为基础,参考相关的理论依据,对吴忠市中年受众新闻分享的需求、特征、互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年受众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群发和私聊进行新闻分享,从受众新闻分享的满意度、形象塑造、社交效果等方面进行实证调查,深入分析并总结分享对微信社交的呈现效果,有利于全面认识其对中年受众人际关系的影响。结合了现代人际关系信息社交和传统网络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两大特点,阐释与使用满意度、社交能力、社交质量、形象塑造方面呈正相关。基于受众分享建立起新闻传播与社会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将新闻分享视为传达受众内心状态、创建共享意义的社交视角纳入考虑。通过研究发现,媒介交互的多元化与新闻的丰富性,不断刷新受众的认知和社交关系。一方面为具有共同业缘、趣缘的中年人搭建平台,增加点赞、评论、转发的互动频率,达到裂变式的传播,呈现出正向的社交效果。另一方面,相似内容和虚假新闻的反复的出现,容易形成社交泛化和社交边际递减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新闻职能,针对研究中出现的消极影响,本文提出媒介应加强平台引导,以内容为中心,传播内容耐读、形式讨喜的优质新闻。同时培养中年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升新闻认知和能力的完善,有利于明确新闻分享的动机,实现新闻传播对人际社交的有效到达,树立媒介交互良好的传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