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语文
媒介素养教育
批判性思维
摘要:
信息传媒时代,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眼花缭乱的媒介信息带给学生们新奇和愉悦的同时也型塑着他们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当体现不同价值观和文化的媒介文本群英荟萃的时候,也是学生们东张西望、不知所措的时候。因为他们沉浸在“繁花渐欲迷人眼”的视觉景观中不知何去何从,流光溢彩的影像、图片遮蔽了图像真实的声音,销蚀了学生们在纸墨书香的咀嚼中获得的真知灼见,使他们用被动接受代替主动视览,造成思考、想象、判断能力的低下甚至缺失。丰富多彩的媒介信息影响着他们,使他们在眼花缭乱的信息和强大的主流话语前迷失方向,故此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各式各样的媒介信息进行筛选、辨别、分析、理解、鉴赏和评估,并能制作一定的媒介作品,借助媒介有效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传媒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践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行之有效的途径。本研究从媒介素养的概念入手,基于对不同版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媒介素养教育要求的分析,明确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目标,梳理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等方法探析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本研究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有四章内容:绪论: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基础上确立研究目标,选择研究方法并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第一章:对不同版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条款进行分析,明确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并进一步阐述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第二章:为达成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对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进行分析,主要聚焦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科书,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不同教科书中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并分析这些内容与课程标准中媒介素养教育要求的关联性。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语文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同时辅以课堂观察,再现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真实样态,扫描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原因探析。第四章:针对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出现的问题从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内化、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选择、媒介交际活动设计和媒介素养教育评价等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力求为一线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起到理论引领和实践导航作用。结语:回顾研究历程、复现研究结果,反思研究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