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摘要:
在网络技术革新和新型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网络和生活日趋融合,呈现出伴生关系。一方面,移动网络、社交软件、短视频、网络直播等随处可见,增加了生活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互联网与教育逐渐融合,出现了智慧型教学的多种生态,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各种网络媒介互相渗透使得学习者接受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多元化。信息获取已经不再是难题,为难的是如何在这样一个信息饱和时代提取或处理信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媒介素养”,目的在于引导高中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使学生正确理解、辨析、评判多媒介的传播内容,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态度。高中教育作为初中教育的延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论文先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寻找媒介素养教育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接着利用课堂观察法,对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收集到的优质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论证两者可以融合的可行性;最后利用案例研究法对案例的纸质材料进行深度解读,从而概括归纳出具体的可行性策略。从“理论分析--实际观察--归纳总结”的研究思路呈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相关内容。具体如下:首先,文章从理论上分析初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意蕴。媒介素养是一种关键能力,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需要对媒介素养有更清晰的认识,研究者通过传播学和教育学等理论进一步解释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聚焦研究对象。再通过比较语文阅读教学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方法来说明两者的密切关系。紧接着论文从个体的社会性和主体性两个角度论证了其必要性,从个体的主体性来讲,媒介素养教育是满足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思维,是学生的必备品质之一;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符合语文教育发展方向,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包含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理念和内容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然后,文章从内容的载体和具体的操作两个方面阐明初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可行性,即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并说明其实施过程。一方面,先以部编版初中教材为对象梳理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的媒介素养内容,发现新闻文本、影视文本及与网络相关的综合阅读都是培养媒介素养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从部级优课筛选出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三个案例:新闻解读、影视作品鉴赏及综合性阅读活动,进一步说明在实际案例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最后,论文依据教学的一般原则,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为分析框架,总结出有益的做法和具体的实施策略。目标是行动的准绳,所以要先明确阅读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要求;其次需要整合阅读教学种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将阅读与媒介素养信息的阅读相结合;接着创设媒介情境、开展媒介活动、采用有效提问等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媒介素养教育落实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主体上,以保证教学过程稳定又持续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