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师
媒介素养
提升
摘要:
在全媒体时代,众多媒介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诸如电视、报纸、互联网和手机等。人们可以通过媒介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媒介了解外面社会,自身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媒介影响。因此,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面对各种复杂的媒介信息时,要具备媒介信息的解读及使用能力。教师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使者,高校思政教师因为其特殊地位及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是国家政策信息的重要传递者,也是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的引路人,其媒介素养水平不但影响着他们利用媒介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的程度,而且也影响着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本文在梳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当前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现状,根据数据,对如何提升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做了思考。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思路,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的学理探究,包含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构成,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进行结果统计,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取得的成效主要是:高校思政教师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如高校思政教师对媒介基础知识具有一定认知,对媒介信息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掌握一定的媒介操作技能,教学信息资源的网络运用能力较高等;同时,也存在着高校思政教师媒介信息分析判断能力不足,使用媒介的技能有待增强媒介信息与学科内容融合力薄弱等问题;分析成因,可以归结为高校思政教师自身、高校、国家三个层面,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自我提升意识不足,高校开展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培训的实践缺少实效性,国家对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提升工作缺乏政策支持,这些原因阻碍了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中存在问题成因提出了相应措施,具体包括:国家、学校、教师本身。高校思政教师要提升党政能量信息的媒介分析传递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媒介道德行为,采用多种方式夯实自身媒介素养基础,丰富媒介信息与思政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成果;学校要培育高校思政教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丰富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培育方法,开发各类校园媒介资源以营造浓厚党政信息传播氛围;国家要提供支持和引导,加强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引导的相关政策支持,开发媒介素养课程资源以媒介素养培育培训载体,健全职称评审体系以增强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外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