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定边
地名
命名方式
语言学
文化
摘要:
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从形式上看,其构成遵循着一定的语法规则;从意义上看,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和当地人的心理特征。方言地名以方言读音为形式,是传递地名的专有名词,蕴含着地理、历史、文化等内容。从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视角考察地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定边县地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天地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实地调查,搜集整理了1555个定边地名,结合《定边方言调查研究》《定边县志》《白泥井镇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等对定边地名从语言学和文化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定边地名的语言特征、命名理据,尝试挖掘定边地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定边地名语言学研究提供一些价值。目前,关于定边地名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尚不系统、全面。因此,本文旨在综合运用文献考证法、统计法、实地调查法和图表辅助法等多种方法,对定边地名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论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定边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梳理了国内外地名研究成果以及定边地名的研究现状,并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
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定边地名的语言学分析,主要从从定边地名的语音特征、词汇特征以及修辞三个方面展开。其中语音特征包括音节的构成、平仄搭配以及方言读音特点,通过研究发现定边地名中平仄相间的三音节最多,占比达60%,这主要因为三音节地名音节长度合适、方便记忆,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构词特征主要从地名的结构形式、构词方式以及对地名通名和专名用字的分析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究,发现定边地名以合成词为主,结构形式主要有“姓氏+通名”、“姓氏+名词+通名”、“姓氏+形容词+通名”三种类型。最后通过对搜集到的地名进行分析,发现其命名过程中主要用到比喻、谐音、夸张、借代修辞方法。文章第二部分对定边地名的命名理据进行探究。首先对地名的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学界对地名命名法的分类,通过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出发对定边地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方位距离、自然景观等七个方面。第三部分对定边地名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通过对地名反映地形地貌与物产资源、民族交流与军事活动、宗族信仰与宗教传说、心理愿望与生产活动四个方面,发现定边地名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反映了民族文化特征、地域文化特征以及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记录了自然地理实体的变化。结语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并说明不足。成果在于文章首次将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知识相结合对定边地名进行分析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搜集资料有限,历时研究不够深入,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