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宾阳
村名
语言学
摘要:
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想要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那么在交谈中必定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事物的指称。地名作为一种指称,是一定社会群体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从语言学本身的角度来说,地名作为语言词汇的一部分,有音又有义。文字赋予了地名的外在形式,地名的语音形式展现了当地的语言类别。同时,地名本身除了表示基本的含义(方位、范围、类别)之外,还兼具特征意义(引申意义)和命名意义(或称字面意义或初始意义)。从文化语言学角度来看,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伴随着区域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并伴随区域变化而演变,成为区域文化的象征。地名所折射出来的是当地民族思想、习俗、历史等文化内涵。广西宾阳县作为我国的古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名资源丰富,加之对于宾阳县村名的研究较少,因此宾阳县村名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本文以广西宾阳县全境的1737个自然村的村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宾阳县县志、宾阳县地名志、宾阳县的史志等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同时将实地考察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描写与分析宾阳县村名的语言特点、命名理据,运用社会学的知识分析宾阳县村名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并为以后村名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分析与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详细阐述了广西宾阳县的地理概况及历史变革,广西宾阳县村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以及广西宾阳县村名的调查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广西宾阳县村名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广西宾阳县村名进行语音分析(音节数量)、构词类型分析(单纯词和合成词)、宾阳县村名的专名与通名分析以及广西宾阳县村名的用词用字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广西宾阳县村名的命名特征进行分析。本章节通过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两个方面对广西宾阳县村名的命名理据进行研究,同时辅助以语言学的理论对宾阳县村名的命名特点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广西宾阳县村名的社会文化内涵分析。本章节通过对与宾阳县村名相关的农业活动、工业活动、商业活动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心理的分析,揭示出宾阳县村名所蕴含的当地的社会文化内涵。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语,是对整篇文章研究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