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国电视谈话节目
互动语言学
话轮转换
英语口语教学
摘要:
近年来,美国电视谈话节目在中国不断推广和流行,许多外语学习者选择其作为口语学习材料。同时,该领域的研究得到国内外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从互动语言学角度出发,以十期《艾伦秀》和十期《吉米今夜秀》的会话为语料,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美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话轮转换进行研究。具体而言,本文试图回答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美国电视谈话节目中话轮转换的特点是什么?(2)美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话轮转换有哪些模式?(3)如何用互动语言学来解释这些话轮转换模式的产生?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在美国电视谈话节目中,总体而言,嘉宾每分钟说话数比主持人多,说明嘉宾在会话中占据的时间更长;由于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可以轻易进行话轮的自主选择,因此主持人的话轮数平均与嘉宾相同或比嘉宾多一两个;主持人使用一些反馈语来表达对嘉宾话语的倾听以及让出话轮的意图,其中“yeah”在所有反馈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用来发起话语,并将话语同之前与嘉宾的互动相联系。(2)美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话轮转换主要有四种模式:问-答-问模式、问-答-继续话语标记语模式、问-答-接话模式、问-答-评价模式。这四种模式建立在问答相邻对的基础之上,因为问答相邻对是电视谈话节目的核心。问答相邻对后接一个新的问答相邻对,或是第三个话轮。第三个话轮可以是继续话语标记语、接话或评价等。继续话语标记语用来表示主持人理解嘉宾的话语,并鼓励嘉宾继续保持话轮。接话用来表达主持人对嘉宾话语的再次确认。以玩笑、个人观点或意见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比前两者更具主观性。(3)以上四种话轮转换模式的产生可以从互动语言学角度解释。问-答-问模式是美国电视谈话节目中最基本、最典型的话轮转换模式。主持人的提问具有信息引出、回答引出、行动引出和心理反应引出的功能;嘉宾的回答主要是为了给予信息。这样一问一答的互动兼具了电视谈话节目的信息和娱乐功能。在问-答-继续话语标记语模式中,主持人使用uh,huh,mm,hm,yeah等简短的话语标记语,表达自己对嘉宾话语的持续注意以及不打算进行发言的意图。换言之,主持人旨在将发言权让给嘉宾,从而希望互动得以继续。在问-答-接话模式中,主持人对嘉宾在上一个话轮中所说的话进行再次确认或者着重强调。主持人借此不仅要维系和嘉宾的互动,还要确保观众不会错过和嘉宾相关的一些重要信息。在问-答-评价模式中,评价可以是玩笑或意见,也可以是个人观点。主持人对嘉宾的话语发表评论或看法,除了想打造有趣的节目效果、升华谈话主题等之外,也可能是为了结束当前话题。本文不仅拓宽了话轮转换的研究视角,也丰富了对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研究。与此同时,本文也给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即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话轮转换的技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