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模态资源
副语言
语言
导入
优质课
摘要:
课堂导入对于整体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在目前课堂导入的学术研究中,大多局限于单模态课堂导入的研究,缺乏对影响因素系统的、综合的多模态研究。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多模态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如何加强多模态高中外语阅读优课课堂导入中多模态因素的分析,促进多模态外语课堂导入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的多模态理论分析高中英语阅读优课课堂导入的语言与副语言资源如何互动,探索课堂话语的意义建构和价值协商的互动,促进多模态课堂教学的研究。本文以国家教育资源平台上“部级”高中英语阅读优课中的30个课堂导入部分为语料,研究的问题如下:(1)从语言层面上来看,优课教师话语中的评价意义和其概念实体有哪些?是怎样实现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互动?(2)从副语言层面上来看,优课教师中的副语言模态类型有哪些?在课堂导入中是如何运用副语言模态进行意义建构?(3)优课教师课堂导入话语中语言与副语言模态如何互动,促进整体意义建构?研究的结果表明,(1)在教师课堂话语中,三个态度子系统的使用频率中情感所占比率最低(约15%),判断次之(约37%),鉴赏最高(约48%),表明教师更倾向于使用判断和鉴赏资源表达自己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积极态度,教师大量使用积极的态度资源来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2)从副语言模态的维度来看,与语音融合型副语言相比,语义融合型副语言(尤其是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占主导,主要起到表意作用,为师生互动提供情感的支持,教师大量使用副语言模态资源达到了良好的引导效果;(3)语言模态和副语言模态资源具有连贯协调性的特点,促进了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建构。本研究从理论上来讲,有助于扩大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多模态教学的导入研究,促进人们对多模态研究与外语课堂教学导入的认识;从实践意义上来讲,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学习,进行一定的教学指导,从而充分利用多模态资源上出更好的优课来培养学生,促进多模态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