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演变
CCM1M2模型
摘要:
语言是认知主体与客观世界互动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新事物不断涌现,语言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人称代词作为语言中的重要成分以及人们日常交际中的高频词,其指称含义的演变反映了人们的认知加工模式,以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然而,当前大多数研究仅聚焦于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由此,本研究认为有必要对影响第三人称代词指称含义演变的认知因素以及社会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从而厘清第三人称代词指称含义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变迁的认知理据和社会理据。本研究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以共变理论、认知参照点理论、隐喻理论以及转喻理论为理论切入点,建立CCM1M2模型(第一个C代表共变理论,第二个C代表认知参照点,M1代表隐喻理论,M2代表转喻理论),并以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和Oxford English Online两个数据库收集的2277个包含不同时期第三人称代词演变的句子为主要语料来源,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方法,从认知与社会两个维度探讨影响第三人称代词指称含义演变的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以期厘清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研究发现,CCM1M2模型对于分析影响第三人称代词指称含义演变的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有着强有力的解释力。具体而言,第三人称代词的演变与社会因素(如经济、文化、宗教等)以及人类的认知加工模式(认知参照点、隐喻和转喻)密切相关。在社会因素中,社会生活对人称代词含义演变的影响最大,社会生活决定了人称代词指称含义演变的性质,而人称代词衍生含义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此外,在第三人称代词的演变过程中,无论是其表征形式、还是其指称含义的数量,都经历了由少到多、最终到少的过程,只有符合社群成员预期以及社会规范的表征形式和指称含义才能保留下来,这也是在经济原则主导下建立主体间性的过程。总之,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指称含义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推动了其指称含义的演变,其指称含义的演变与社会体验和认知加工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