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学术写作
句法复杂度
多维分析
摘要:
句法复杂度作为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构念,是衡量第二语言写作水平和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迄今为止,学者们就如何最准确地衡量句法复杂度尚未达成共识。以往研究广泛运用单位长度和子句密度的指标。近年来,有学者对该传统指标提出质疑,认为粗粒度指标一方面无法提供语言特征上的具体描述性分析,另一方面是对子句结构的过度侧重而忽略了短语结构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性,因而无法准确衡量学术写作中的句法复杂度。鉴于此,有学者提出采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来分析句法复杂度,即根据标准化频率直接分析具体的句法结构特征。特别地,有学者指出多维分析法提取的功能维度不仅能提供一套简洁的整体性分析来预测句法复杂度差异,同时还提供语言和话语功能上可解释性的句法特征,是传统指标的有效替代。尽管如此,目前国内外的句法复杂度研究仍广泛依赖于传统的单位长度和子句密度的指标。少数研究考察了有限数量的句法特征,更鲜有研究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的句法复杂度采用全面的语言描写的分析方法。因此,本研究采用Biber等人(2011,2014,2020)提出的句法复杂度的语言描述方法和多维分析法,旨在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句法复杂度上的语言特征和功能维度之间存在的差异。本研究选取中外学习者在2019年至2020年间发表的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各30篇,自建中外学习者硕士学位论文语料库。本研究采取定量的统计分析和定性的解释分析相结合的两组语言分析方法:一是语言描述方法,统计并分析两者在29项句法复杂度特征上的显著差异;二是多维分析法,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共现的句法复杂度特征的功能维度,并基于维度分的差异性检验,讨论两者在句法复杂度功能维度上的差异,从而对单个语言特征的描述分析提供必要补充。接着,本研究采用了判别函数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多维分析所提取的功能维度在预测中外学习者学术写作句法复杂度中的语言差异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外学习者在学术写作句法复杂度中的20个语言特征和5个功能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功能维度可有效区分95.0%的语料库样本,该结果表明多维分析法提取的功能维度可有效预测出中外学习者在学术写作句法复杂度上的差异。从语言描述方法的微观角度来看,中外学习者在20项句法复杂度特征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占本研究中29项句法复杂度特征总数的68.97%:1)中外学习者均高频使用短语结构特征(如定语形容词、前置名词修饰语、介词短语等),而低频使用子句结构特征(如限定性动词补语从句、状语从句、非限定性补语从句等),该发现验证了短语复杂度在学术写作的重要性;2)中国学习者在句法复杂度语言特征的使用上远远落后于本族语者,具体体现在,其15项语言特征的较低频使用(如that定语从句、to结构作状语从句、副词作状语从句、副词作形容词修饰语等)和4项语言特征的词汇多样性较低(过去分词作状语从句、现在分词作状语从句、定语形容词、前置名词修饰语)。该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虽已认识到短语特征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性,并在写作实践中也能加以使用,但是,相对于母语者而言,对诸多句法结构的掌握尚且不足,且词汇变化范围较窄。因此,中国学习者的句法复杂度仍有待发展。从功能维度的宏观角度来看,中外学习者在5个功能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1)多维分析法提取出了中外学习者学术写作句法复杂度的5个功能维度:“文献叙述性与信息描述性”、“劝说论证性”、“立场表述性”、“指称结构明晰性与信息抽象性”、“信息压缩性”;2)本族语者对句法复杂度特征的使用体现出较强的“文献叙述性”、“劝说论证性”、“立场表述性”和“指称结构明晰性”,而中国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表达了“信息描述性”、“信息抽象性”和“信息压缩性”的句法复杂度特征。该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高频使用的句法复杂度特征侧重于传达信息内容,体现出其客观、正式的学术写作话语风格。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学习者在文献叙述性、劝说论证性、立场表述性、指称结构明晰性上的句法复杂度特征的使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方才能达到目标语水平。本研究丰富并扩展了前人对句法复杂度测量指标的研究,即检验了短语结构在学术写作句法复杂度测量中的重要性,为“句法复杂度是一个多维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数据支持。从方法论上讲,本研究采用的语言描述方法与多维分析法和判别函数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设计,为今后句法复杂度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启示。在教学层面,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外学习者在学术写作句法复杂度上存在的语言特征和功能维度上的差异,对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和二语写作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二语教师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句法复杂度上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具体语言特征,同时二语教师也需要向学习者强调不同句法复杂度特征所表述的不同话语功能以及多个特征共现所共享的话语功能,进而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