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应用语言学
立场标记语
数据库
摘要: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意识到学术论文具有交际性,且交际性的成功实现部分依赖于立场标记语的正确使用。作者在客观陈述学术成果的同时,可以通过立场标记语的运用来表明自己对于命题信息的看法、态度或价值评判。因而学术写作中的立场标记语在表达作者立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使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术论文的质量。经笔者检索文献发现,已有的关于立场标记语的研究成果主要着眼于比较英语本族语者和二语学习者间或学生作者与专家作者间使用立场标记语的差异,而鲜有研究比较不同性别的作者在使用立场标记语时的异同之处。鉴于此,为了研究不同性别的研究者在使用立场标记语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且更好地向读者展示各类立场标记语的功能,本研究以《中国应用语言学》杂志论文为资料来源,Hyland立场理论为主框架,并参考何自然(1985)、Biber(1999)以及吴格奇(2010)对立场标记语的细分,整合出一个分析框架。依据此框架,本研究将立场标记语分为四大类并细分为六个子类。笔者从所选杂志中筛选出满足条件的文献共382篇,以性别为变量组建了两个语料库,分别为库 JPWM 和库 JPWF(Journal Papers Written by the Males 和 Journal Papers Written by the Females)。并根据所整合的框架分析了 382个文本中的立场标记语,对其进行手工标注,随后借助软件AntConc3.5.8提取所需文本并统计各类立场标记语在两库中出现的频率,以期得出在《中国应用语言学》中不同性别的研究者使用立场标记语的具体情况。研究发现,在《中国应用语言学》中,不同性别的研究者使用立场标记语时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差异:(1)从语义层面来看,详细比较六个子类立场标记语的频率后,我们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喜欢使用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必然型增强语来诉诸权威或彰显命题可信度。同时,男性对附有感情色彩的态度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也要高于女性,这可能源于男性对自己所提命题更加自信,而女性却担心学术语篇的客观权威性会被削减。(2)从词性层面来看,在两库中情态动词占比最高,其次是动词,最后是副词与形容词。尽管总体分布规律极其相似,但男性对副词、形容词的使用频率比女性更高,而对情态动词与动词的使用不如女性频繁。副词和形容词主要由态度性的立场标记语组成,而情态动词和动词主要由客观性的立场标记语构成。男性喜欢使用与主观自信相关的立场标记语,但女性偏向选择与客观自信相关的立场标记语。这可能源于两性心理差异,同时也可能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应。(3)从两库中高频立场标记语层面来看,发现女性在词汇的选择上要比男性更丰富,且两库中的研究者表达某一含义时,在具体的立场标记语选择上会发生不平衡的现象。男性比较依赖某一立场标记语的使用,而女性则对表达同一含义的不同立场标记语的依赖程度差异不大。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比男性情感更加丰富,并且女性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她们希望通过语言让自己的身份得到认同。本文通过探究《中国应用语言学》中立场标记语的频率和丰富度,分析了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征以及存在的性别差异,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丰富立场标记语的研究,并且尝试为学术论文写作和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