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形式聚焦
理据
动名搭配
英语教学
摘要: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搭配具有重要地位,搭配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应用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均有帮助。然而,目前初中课堂对搭配学习尚不够重视,效果不佳。相关研究表明,将认知分析与搭配教学相结合,向学习者提供搭配理据,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搭配。但目前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大学课堂,在初中阶段的应用不多。另一方面,初中的课堂教学强调“以意义为中心”,搭配教学应在关注意义和交际的前提下开展。相关文献显示,在交际课堂中采取Fon F教学法处理搭配,可以兼顾课堂交际氛围和教学效果。因此,本研究采取认知分析结合Fon F的方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英语动名搭配教学,并对比“目标搭配”、“关联搭配”和“非目标搭配”的习得效果,验证认知分析结合Fon F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英语动名搭配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探究有效提升初中生动名搭配学习效果的途径。在搭配熟悉度测试的基础上,研究者选择了10个目标搭配、10个关联搭配以及10个非目标搭配进行实验。湖北某初中初三年级同一班级47名学生参加本实验。实验结束后,所有学生参加即时后测,两周后参加延迟后测,测试采用填空和选择的形式。此外,为了了解学生对于认知分析结合Fon F教学方式的态度及该方法对其搭配学习和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者对参加本实验的4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选取了6名受试进行访谈。研究表明:1)在即时后测中,目标搭配和关联搭配的学习效果优于非目标搭配,其优势在延时后测中保持。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教师使用Fon F的教学方式,对目标搭配进行了显性教学,使目标搭配的突显度提高,从而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这一结果证明了Fon F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证明了注意假说(Schmidt,1994)。其次,在对目标搭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了认知理据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的关联搭配的学习提供了概念框架及学习策略,提升了学习效率;2)学生对关联搭配的习得与目标搭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与非目标搭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认知分析与Fon F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类比能力,帮助学生主动利用理据组织语言知识,优化对搭配的理解与分类,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3)认知分析与Fon F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对搭配的学习兴趣。理解搭配背后的理据不仅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在头脑中建立起词与词之间密切的逻辑关系,还能通过英语和汉语的比较,帮助学习者理解“非等值词语”和搭配所蕴含的文化含义,激发学习者探寻文化差异,产生学习兴趣。本研究对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搭配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在中国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将认知模式融入英语搭配教学之中,注重分析搭配的理据,利用认知语境进行英语搭配教学,适当地编写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增加趣味性,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刺激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