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立场名词
期刊摘要
应用语言学
基于语料库
摘要:
目前,针对学术语篇的话语分析主要基于Swales体裁分析与Halliday的功能语法两大理论展开。其中,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涉及说话者的态度、情感、判断与立场。针对人际功能,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过讨论,例如情态责任、模糊语、评价理论等。Biber与Hyland更为关注学术话语中的立场表达,认为学术作者须在阐明研究结果的同时运用语言资源表现态度,寻求读者情感认同,从而达到劝谏目的。Biber等人(1999)将“stance”定义为作者对文本或话语参与者的评价、态度、情感、判断和责任,并对不同语域文本的立场标记进行统计分析。Hyland(2005b)将“stance”定义为文本的声音,呈现作者对命题可靠性的评估、对目标读者情感与态度,并提出了元话语(metadiscourse)分类框架,从不同层面反映作者对其命题的承诺程度。根据元话语概念,姜峰(2015b;2019)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提出“stance nouns”(或称“metadiscursive nouns”),多方面比较学术语篇立场名词结构的使用差异。然而目前,较少有研究涉及应用语言学科内的话语比较,并从期刊出版国际化角度进行总结与思考。
研究从“立场名词+补足语”结构切入,比较应用语言学类中外期刊摘要在立场名词、后置补足语、前置修饰语方面的使用异同。其中,立场名词是核心,通常具有衔接和互动双重功能;后置补足语完善立场名词语义内涵且语法结构众多;前置修饰语则起到加强或弱化作者介入声音的功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摘要写作者在使用立场名词结构时往往会下意识地受到话语规约、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等因素影响。Ozturk(2007)的研究进一步研究表明,类似学科之间也可能存在显著的语言差异。因此,作者将应用语言学作为观察学科,选择国内外应用语言学英文期刊的典型代表作为摘要语料来源。其中,《中国应用语言学》是国内惟一一本刊登用英语撰写的,重点关注中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外语类学术期刊,现已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英语教学的窗口,反映中国作者、审稿人、国际编委会的积极协作成果;《应用语言学》是具有高影响力的顶尖语言学学术期刊,收录世界各地权威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介绍当前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国际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
借助CNKI与Web of Science平台,作者检索两刊2000-2020年刊发且涉及“教”“学”“习得”等主题的文章。其中《中国应用语言学》析出文献须为中国作者署名,《应用语言学》析出文献为国际作者署名,该刊作者发文已获高影响力英文期刊认可,表明其熟悉并深受英语文化世界影响。将检索到的所有文章标题导出并按照文献来源生成两个独立文本文件。通过Concordance Sampler工具分别随机抽取500篇文献,人工删去会议报告、投稿说明、专栏介绍等非论文文本标题、不含英文摘要的论文标题,保留剩余标题并收集对应英文摘要,建设应用语言学期刊英文摘要类比语料库,库容总计128781词符。通过CLAWS标注语料词性后,作者深入学习立场名词结构标注规则,熟练掌握立场名词分类、补足语分类及前置修饰语分类框架。1)立场名词包括本质名词、特征名词、关系名词三类,其中本质名词标明事物或事件本质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事物、事件、话语、认知四类。特征名词用以标明事件附属特征或评价特征,细分为品质、方式、状态类别。关系名词体现事物或事件间关系,如因果、相似性等。2)立场名词后常见补语形式包括“that-clause”“of+-ing form of a lexical verb”“to-infinitive”“preposition+wh-/how”,各类形式均有其功能倾向。3)前置修饰语可从立场来源与形容词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类。立场来源指立场名词前的所有格形式,包括第一人称所有格、第三人称所有格以及未标明来源。形容词性前置修饰语按其功能可分为描述性、评价性、分类性、限制性和衔接性。作者采用Pattern Builder生成语料库检索表达式,使用Uam Corpus Tool软件标注各语法项所属类别,导出标注结果用以进一步探讨。
通过多方面比较立场名词结构使用异同,本文作者发现:1)立场名词方面,两类期刊均大量使用本质立场名词与特征立场名词,在定义知识世界本质的同时,融入作者观点论述。区别于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旨在解决各种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引入,应用语言学数据驱动与跨学科实证属性更加凸显,与此同时,应用语言学仍具备社会科学的思辨维度,强调基于数据描写的论辩过程,因此频繁使用本质立场名词与特征立场名词成为该学科期刊摘要的重要语言特征。但相较而言,随机抽样的《中国应用语言学》文章摘要未使用事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