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履斋示儿编》
语言研究
语言观念
社会文化
摘要:
笔记这一文体在两宋时期蓬勃发展,数量激增且内容丰富,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作者的学术观点。孙奕的《履斋示儿编》是南宋时期的一本笔记,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其中不少条目从训诂、文字、音韵角度对经史典籍进行分析考证,涉及大量语言学的内容,不仅对研究宋代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更是考察宋代语言现象的宝贵资料。但《履斋示儿编》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文献学和文学角度,语言学角度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具有研究空间和价值。因此,本文以《履斋示儿编》为研究对象,从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方面展开研究,尝试窥探宋代语言的真实面貌,归纳孙奕语言研究的特点,并剖析语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在训诂学方面,按照孙奕训诂方法的不同,从名物解诂、梳理源流和故训考辨三方面对书中部分训诂条目进行分析,发现孙奕在训诂过程中既有敢于创发新义、开辟疑古风尚的一面,也具有拘于见闻、重视形讹的特点。在文字学方面,首先对《履斋示儿编》部分条目中的形误字、形近字进行辨正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宋代异体字、俗字频出的文字现象,分析孙奕重视正字、复古还雅的文字观念。在音韵学方面,按照字音通假、多音辨义、时音俗音的分类对书中的部分音韵条目进行考证,并归纳宋代语音声母浊音清化、零声母字扩大,部分韵部合并、趋于简化以及入声混并的声韵调特点;从而进一步探讨孙奕崇尚正音、重视时音,尊重古音旧读的语音观念。进而,以《履斋示儿编》语言条目为津梁,以小见大,剖析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即政治偏安,强调正统地位;经济南移,世俗文化兴起;重视文教,科举制度盛行。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切入,分析《履斋示儿编》中的语言学内容,为深刻了解书中的语言条目以及宋代社会文化提供了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