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互动语言学
韵律特征
立场标记
比较研究
摘要:
在英语言谈应对中,立场标记“I think”广为使用,汉语立场标记“我觉得”亦是如此。立场表达是互动语言学领域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此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还包括韵律在言谈互动中的作用。韵律资源的调用,与立场的成功表达,这两个话题间也有紧密联系。简言之,韵律、立场表达、互动语言学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值得探究。然而,关于立场标记的韵律方面研究尚不多见,互动语言学视角下韵律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而且,鲜有研究对立场标记进行跨文化跨语言比较。
因此,本研究在互动语言学视角下,对英语立场标记“I think”与汉语立场标记“我觉得”的韵律特征展开对比。研究所基于的英语与汉语语料中,分别有146例“I think”,161例“我觉得”。具体而言,本研究探讨这些问题:首先,这两个立场标记各自的一般模式、互动功能、各互动功能下的韵律特征,及其频率分布如何?其次,这两个立场标记各自的韵律特征如何促进互动功能的实现?最后,如何就互动功能与韵律特征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
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关于一般模式,“I think”与“我觉得”在句法表现、语义、小句中位置、话轮中位置等方面各有特点。比如,“I think”的句法表现体现在主语类型、动词时态、是否携带标补语“that”等方面,“我觉得”的句法表现体现在主语类型、是否有插入成分、宾语类型等方面。
第二,关于互动功能,“I think”与“我觉得”皆可表达不一致立场(标记为F(1),分别占比7.6%、20.9%)、表达一致立场(F(2),7.6%、8.2%)、表达想法与信念(F(3),25.5%、26.6%)。在此基础上,前者还可以表达情绪与感受(F(4),17.2%)、在线加工话语(F(5),18.6%)、插入题外话(F(6),23.5%),后者还可以给出应答(F(4),19.0%)、结束当前话轮(F(5),17.7%)、开启新的话轮(F(6),7.6%)。
第三,关于各互动功能下的韵律特征,“I think”在实现其F(1)、F(2)、F(3)、F(4)、F(5)和F(6)各互动功能时,起到最突显作用的韵律特征分别是重音、语速、重音、语速、停顿和语速。“我觉得”各互动功能F(1)、F(2)、F(3)、F(4)、F(5)和F(6)实现的过程中,起到最突显作用的韵律特征分别是长延、语速、语速、重音、重音和停顿。
第四,关于韵律特征如何促进互动功能的实现,“I think”的方式有:重音落在此立场标记的不同构成性成分上、使用更快或者更慢的语速、其前或者其后出现停顿,等等,“我觉得”也如此调用韵律资源来实现其互动功能。另外,“我觉得”还可以通过延长发音来实现相应互动功能,而“I think”不能。
第五,对比“I think”与“我觉得”发现,二者共同的互动功能有:表达不一致立场、一致立场、想法与信念。而在表达情绪与感受、开启新话轮等功能上,二者不同。二者都调用重音、语速、停顿来实现相应互动功能。比如,“I think”语速加快可以表达一致立场、可以插入题外话,“我觉得”语速加快可以表达一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