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年度热词
社会认知语言学
社会视角化
社会认知参照点
话语构建
摘要:
如今,“年度热词”评选已是各国重要的语言文化项目,当选的词汇或表达来自本国社会聚焦的话题内容,是特定时期内受到广泛讨论、出现频率高的语汇现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社会发展变迁、人们生存状态和思维模式的改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在社会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结合社会视角化和社会认知参照点,选取2014-2023年中国期刊杂志《咬文嚼字》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和俄罗斯“俄语创新发展中心”评选的“年度词语”(Словогода)为语料对象,系统分析中俄两个评选机构话语的话语视角化问题,通过对比两者评选年度热词时选取社会认知参照点的异同,揭示两国年度热词的社会认知机制。
本文首先介绍了年度热词评选的基本情况以及论述了理论部分,接着主要从三方面展开:第一,分别从认知和社会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年度热词具有如此高热度的原因,归纳出认知方面的因素有人们思想进步、思维活跃、群体认同;而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网络科技进步、热点事件频发、关键意见领袖。第二,具体分析《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和俄罗斯“年度热词”的社会认知参照点选取情况,基于此将热词归为不同方面,并比较了两者选择社会认知参照点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得出以下结论:中俄两个权威机构在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机遇、互联网发展与普及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面临挑战等方面选取的社会认知参照点相同,而在国家治理、与他国关系、民生生活等方面的社会认知参照点不同,且在评选年度热词时,中国倾向于关注积极正向的一面,而俄罗斯则大多聚焦负面性新闻事件。第三,从话语构建社会现实的角度剖析了中俄评选的年度热词分别构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前者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国家发展稳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压力大但依旧积极乐观面对,人际关系有待改善的社会现实;后者构建了一个国内、国际局势充满不确定性,人们生存状态面临巨大挑战,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社会现实。
年度热词评选体现了人们对语言及其背后蕴含价值观念的重视,反映社会动态和人们思潮的变化,对社会发展和人们行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而对此的研究可以使两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语言特点及背后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