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伤寒论》
重言词
中医英译
传播过程理论
摘要:
中医药不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瑰宝,在当代也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近年来,中医药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针灸、艾灸等传统中医治法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崭露头角。然而,海外中医的看诊量表明,中医尚未破除替代医学的位置。而中医药要真正走向国际,就离不开中医典籍的有效英译。《伤寒论》作为古代中医临床典籍的扛鼎之作,包含大量修辞,重言词就是该书修辞的典型代表。若是在英译中过度保留其语言文化层面意义,会使译文冗长,增加读者阅读摩擦力,不能有效突出其临床指导意义。若是忽略修辞的形态,仅对其进行表意层面的转换,则会降低原文美感,削弱其可读性与文化意义。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以《伤寒论》李照国译本、罗希文译本、魏萘杰译本为研究文本,分析《伤寒论》重言词英译在各个阶段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根据贝罗的传播过程理论,传播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包含信源、讯息、渠道和受者,各个结构要素之间有着多元关系,这些关系是传播研究的基本单位。《伤寒论》重言词英译在从信源转变为讯息的过程中,存在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译者将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进行理解,第二个环节是译者将现代汉语翻译为英文。在“讯息”传达给“受者”的过程中,存在译入语读者对译文进行解码的第三个环节。研究发现,《伤寒论》重言词英译应以直译与意义相结合为元策略,以归化与异化相结合为总策略,以增译、重言词形容词化、合并相近概念为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