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闻媒介
集体记忆
《人民日报》
九一八事变
摘要:
集体记忆具有明显的社会建构性,新闻媒介是再现和重塑集体记忆的重要传播媒介。新闻与历史、集体记忆相互关联,又各自以不同的框架塑造认同,明晰新闻媒介的集体记忆建构方式对我们正视历史、抵达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对《人民日报》1946年-2016年期间关于九一八事变的161篇样本报道进行体裁分析、文本分析,探究新闻媒介集体记忆的建构方式及影响因素。总体来看,《人民日报》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相关报道在数量上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特点,报道时间集中在9月18日纪念日前后,报道的版面分布以要闻版、头版居多;报道的体裁特征方面,纪念活动的新闻报道占比7成以上,特写和通讯类报道以时空交错的写作方式将当下与历史相连,评论类文章以史鉴今,启迪当下。报道的内容特征方面,以追溯历史,揭露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蓄谋侵略中国真相、展现中国人民的抗战活动为主题,辅以“国耻、苦难与创伤”叙事,从史实和情感两个层面塑造国民认同,而周年性的纪念活动的叙事主题则保证了集体记忆的连续性。以《人民日报》建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的影响因素为例,总结出新闻媒介在集体记忆建构中既受到新闻常规的制约,又要在政治、文化意图的权力影响下展开,新闻与集体记忆所共同承担的塑造认同的责任也影响着新闻媒介集体记忆建构的框架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