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物联赛
理论试题
动物生物学
分析研究
摘要: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生物学作为科学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储备至关重要。全国生物学联赛是选拔具有生物学科发展潜能的优秀中学生的顶尖赛事,是发现、选拔和培养生物科学类尖端人才的重要途径。全国中学生物联赛考查的内容涉及:动物学(形态结构和生理、动物行为学)、植物学(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学、细胞学、遗传与进化、系统生物学,其中,动物学占20%、植物学占20%、生态学占10%、细胞生物学占25%、遗传与进化占15%、系统生物学占10%。联赛考查的知识涉及大学本科的主要专业课程和部分实验技术,具有显著的超前性,中学生物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足以应付的。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具有生物学科发展潜能的学生掌握联赛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水平,使学生在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有利于一批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对全国生物联赛理论试题部分的分析,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试题的考查内容、形成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自学—辅导”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联赛考查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方式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思想。因此,对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理论试题部分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中学生物联赛辅导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生物学科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途径。本文以2003——201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理论试题中动物生物学部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文本分析法、试卷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试题模块角度统计知识点的考查情况,发现全国生物联赛试题的考查特点,并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分析联赛对参赛学生的考查要求,发现参赛学生应具备自学能力、分析解读生物信息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生物能力素养。针对知识考查特点及学生能力要求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学生能力培养策略。通过对我国中学生物教学现状的反思,提出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本文还追踪了解了历届优秀竞赛选手的持续性发展状况,具有实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