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唐鱼
生物学特性
发育
毒理学
保护生物学
摘要:
本文研究了唐鱼的若干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唐鱼眼大,无侧线;体型小,适应室
内条件饲养;性成熟时间短,具有连续产卵特性,人工调节下可实现周年繁殖;大量繁殖
中易于出现畸形。唐鱼具有培养成为我国新一代实验鱼类的广阔前景。
唐鱼的受精卵近卵圆型,其卵径为(1. 017±0. 001) mm。根据其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
特点,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及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
原肠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温条
件下发育历程不同:当水温分别为14. 0-16. 8℃、22. 5-25. 0℃和28. 0-30. 0℃条件下,
受精卵分别经过147h、50t1和28h发育而孵出。
仔鱼在水温22. 0±28. 0℃,室内人工饲养的条件下经历50d左右完成胚后发育,期间经
历3个阶段12个发育时期。77d部分发育速度较快的个体进入繁殖期。在胚后发育期间,
仔鱼稚鱼及幼鱼呈线性生长。唐鱼初孵仔鱼心脏位置随发育推移而移动的现象。整个生长
阶段,体长与体重关系的回归分析方程雄性为L=0. 0138W3. 1443,R2=0. 9771;雌性为L=
0. 0086W3. 3316,R2=0. 9837。
对唐鱼卵黄囊期仔鱼早期发育、饥饿期的摄食能力和生长观察结果表明:① 水温
24. 0-28. 5℃条件下,仔鱼孵化后第3 d巡游模式建立,开口摄食,5 d卵黄囊消耗尽,混
合营养期仅2 d;建立外源性营养的摄食仔鱼在孵化后15 d内,其体全长增长和日龄的回
归分析方程为:L(mm)=0. 2786d+2. 4837。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饥饿仔鱼在存活期间其
体全长增长和日龄的回归分析方程为L(mm)=0. 4833Lm(d)+2. 8355。仔鱼体全长和卵黄容积
的关系回归分析方程为:L(mm)=.0. 0494V(mm3) +0. 1999。卵黄囊容积和日龄的关系回归分析
方程为:V(mm3) =-0. 016d+0. 0741。② 饥饿仔鱼在不同阶段初次摄食率变化曲线是:开始较
低,随即上升,高峰出现开口摄食后的第2 d,达到100%,并持续4-6 d。孵化后第9-10 d,
初次摄食率低于50%,抵达PNR并出现胸角,PNR后1-2 d内全部死亡。摄食强度在开口
摄食的第3 d达到最高峰,第8 d摄食率为0。③ 延迟投喂试验表明,孵出后的15 d发育
期内,投喂延迟1 d显著地影响唐鱼仔鱼的生长;延迟2 d仔鱼生长得到恢复,与延迟0 d
仔鱼的生长无显著差异;延迟3-6 d对生长品质和存活率影响极显著;延迟7 d以上仔鱼最
终全部死亡。
在进一步研究了延迟投喂对唐鱼仔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唐鱼仔鱼对饥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