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原型范畴
英语多义词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初中生
摘要:
随着中考的不断改革,英语学习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科素养,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更大,并且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推断语境文本的能力要求更高。词语的多义化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多义词是词义发展历时性的产物,它在英语词汇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然而,多义词的习得对大多数初级英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个挑战。王蔷(2006)指出当前的中学英语多义词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教师罗列多义词的各个义项,较重要的义项再辅以例句加以说明。学生需要反复诵读记忆多义词各义项,这种机械枯燥的记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可能使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Laufer(1997)发现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多义词,学习者往往会坚持按照某个熟悉的义项理解而提取错误信息,即使这个熟悉的义项在该语境中讲不通。如何在九年级繁重的学习任务中高效地复习英语多义词对于九年级学生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将原型范畴应用于九年级英语多义词复习教学中,并探讨其对学生多义词记忆和猜测能力的影响,为目前初中英语多义词的复习教学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方向。
本研究以两轮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三个研究问题:
(1)如何将原型范畴深入浅出地应用于初中英语多义词教学,让初中生理解?
(2)基于原型范畴的多义词教学是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多义词的记忆?
(3)基于原型范畴的多义词教学能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词义推理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学生多义词学习现状调查起始,以宜昌市某公立中学九年级3班43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为期4个月的初中英语词汇复习课程。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和测试等研究工具,主要考察和分析学生对多义词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笔者进行了两轮行动研究。在第一轮行动研究中,课堂是教师主导,首先呈现多义词所有义项,其次引导学生在原型范畴指导下分析确定目标词的原型义,然后引导学生应用隐喻转喻思维构建扩展义与原型义间的语义关系网络,并提供例句以帮助学生加强各义项的理解。笔者根据对第一轮行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第二轮教学行动进行以下修改:首先,笔者在课前对多义词进行检测;其次,课堂中笔者仍然使用原型范畴指导的英语多义词教学模式,淡化抽象理论的生硬讲解,努力地创造语言情境,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自主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多义词扩展义与原型义的关系网络;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增加学生对多义词的学习和记忆兴趣;优化课后英语作业,筛选有针对性的题型、主题教育意义强的体裁和难度适中的题目,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和节省时间,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经过4个月的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原型范畴指导下的多义词教学对九年级学生英语多义词复习有促进作用,该作用主要体现为:1)可以促进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记忆;2)记忆的提高,为进一步改变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并提高他们的词义推理能力提供了前提。初中英语教师可以运用原型范畴来指导九年级学生英语多义词复习教学。研究者也对初中英语课堂多义词教学提出以下建议:多义词的词义复杂性使初中英语多义词教学成为一个难题,多义词教学需要各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首先,以原型意义为重点,优先讲解原型意义;其次,充分运用隐喻转喻,激活拓展认知思维;再次,建立各义项间的语义联系,引导构建语义网络;最后,结合具体语境情景,加深一词多义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