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川气东送
管道
力学响应
临界判据
摘要:
山区油气输送管道常遭遇滑坡灾害的破坏,造成重大经济财产损失,如何对滑坡-管道灾害的安全状态做出快速评价及预警是目前滑坡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本文在掌握川气东送普光-宜昌段滑坡发育特征与管道变形破坏相互关系基础上,开展滑坡-管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建立管道破坏临界判据,为管道的安全评价、监测布置及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地带与鄂西山区交界处。地貌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800~1600m之间;地层岩性多样,褶皱、断裂较为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强烈,管道路线多次与重大线形工程并行、跨越和交叉。这些因素为研究区地质灾害形成、发展提供了良好发育条件。(2)研究区滑坡-管道分布特征为:在时间上每年6至8月是滑坡的高发期,约占灾害总数的80%;82.98%的滑坡发生在山地;51%的滑坡发生海拔400~800m;74.47%的滑坡发生在坡度20~30°;80%的滑坡发生时间在雨季,降雨是诱发研究区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3)建立了研究区滑坡-管道地质概化模型,利用解析法与数值法分别研究了滑坡-管道力学响应。结合文献实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数值法最能满足工程计算要求,为开展基于数值法的滑坡-管道力学响应以及管道破坏临界判据研究提供了依据。(4)利用数值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管道力学响应规律以及敏感程度,建立基于滑坡位移、当日降雨量的滑坡-管道破坏临界判据。通过对原型滑坡-管道的变形破坏特征调查分析,结合现场勘查、原型监测数据以及数值法,验证滑坡-管道破坏判据的有效性。综合分析,提出滑坡-管道监测预警技术方法,为类似地区管道安全评价、监测及预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