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端午节文化资源
德育功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利用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也提到,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要注重传承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伦理和风尚。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亦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而端午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端午节文化资源利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无疑有助于达到推动课程建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赢的效果。基于此,论文以端午节文化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利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界定和阐释端午节文化资源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端午节文化资源在屈原人物传说、龙舟竞渡活动、归宁团聚习俗以及祛病防疫习俗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从这些内容的研究中发现,端午节文化资源在德育方面具有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家庭和谐教育以及生命健康教育功能。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具体利用调查看,目前仍存在对屈原人物传说利用方法较欠缺、对龙舟竞渡活动呈现形式较单一、对归宁团聚习俗利用意识较淡薄、对祛病防疫习俗认知程度不够高的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利用方法、呈现形式、利用意识以及认知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挖掘和运用,进而为推动建设新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传承弘扬端午节文化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