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互联网
产村融合
乡村振兴
村庄空间
规划策略
摘要:
近年来,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家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我国乡村产业也逐渐由单一的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转型发展。目前,随着我国村庄产业的无序蔓延,村庄发展建设中出现了产业与空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甚至对村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调控,探索一种适宜村庄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的规划策略十分迫切。在新常态下,产业作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及大地影响着村庄经济发展,推进村内各种产业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村庄应该坚持一产转型、二产引导、三产联动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的协调发展来重构乡村空间,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并逐渐向农村腹地渗透,为互联网与农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形态,为“产村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经济转型将是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产村融合理念与村庄规划相结合,探索村庄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村庄产业与空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对乡村的发展历程、产村互动关系进行梳理,研习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实践案例,总结村庄产业和空间的发展特征,厘清了“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的发展机制以及产村空间耦合的作用机理,构建产村空间的耦合模式。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的驱动因素、发展目标和构建原则,在村庄网络要素、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空间规划的交互影响下,从网络互联、产业重构及空间重组三个层面提出适应性的规划调控策略策略。并将论文研究的规划发展策略应用于实际案例中,进行实证研究。以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九山村为例,针对九山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剖析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九山村产村融合规划策略,提出进一步村庄产业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论证产村融合理论在村庄建设中的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