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性安全教育
社会支持网络
摘要:
近年来,儿童被性侵害的事件频发,给儿童以及家庭带来深远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更是性侵发生的重灾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自我保护意识差、家庭照顾者缺失、农村社会环境特殊等原因导致人身安全面临更大的风险,对他们进行性安全教育变得必要而紧迫。为满足农村留守儿童性安全教育的需求,降低性侵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社会工作可以作为第三方介入研究。本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D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在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知信行理论的引导下,借助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进行对D村留守儿童性安全教育的研究。本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通过对D村家长、老师、村委会成员和社工的访谈,发现该地区性安全教育现状呈现如下特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性安全教育较为匮乏,且三者没有形成完整的互动模式。通过对D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儿童性安全的多方面知识都较为匮乏,如隐私部位认识不全,不知道熟人会伤害自己,在遇到危险时不知如何求救等。基于此,本研究以“守护花开”社会工作小组活动围绕上述问题,分成4阶段,共开展7次小组活动。活动的展开不仅帮助成员掌握了基础的性安全知识,提升了性安全意识和掌握了防范技巧,还提高了监护人及教育工作者对性安全教育的认知,发挥了社会支持网络应有的积极作用。经过对D村留守儿童的性安全教育的深入研究,本研究还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农村留守儿童性安全教育问题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儿童自身、家庭、学校和社区方面;二是通过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性安全教育有成效。并且,本研究发现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性安全教育问题,不仅需要社工力量的注入,还需要将家庭、学校和社区链接起来,共同构建起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增加各种资源,增强其原有力量,让儿童有能力摆脱各种不利的因素,走出困境。相信通过家庭、学校等多方支持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在“安全网”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