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模式
四位一体
跳绳运动
摘要: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实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从新课改至今,运动课程水平一路走高,不论是课程环境、教育资源还是课程占比都得到了长足的提升与完善,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认清趋势,适时改变教育观念,主动钻研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摒弃常规的运动模式的缺陷,努力提高课程质量,切实落实运动基础素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石。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四位一体”目标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宜昌市外国语小学特色跳绳运动项目为调查对象,得出结论与建议如下:(1)教学理念需全面落实。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还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全面育人这一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内容设计,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并且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从以往的注重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注重发展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并发展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2)教学方法要适时更新。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缺乏有意识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教学中“吃”的太多,“练”的太少,再者体育教学的评价方法相对落后,要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对学生实践习惯的培养,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完善专项课堂组织形式,以赛促练,教学方法多样化,有效增强学生体质。(3)丰富教学评价内容。体育教学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大多以教师评价为主体,并侧重于对成绩的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对学生运动品质等方面有所欠缺,评价内容有待完善,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时仍只采取了量化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方式,评估的目标理解不够,对课程认识不够彻底,要构建体育教学科学考评机制,既要关注学生个体,也要关注学生群体,还要及时对教学评价结果向师生进行反馈。(4)有效改善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学模式的现实实施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部分学校班额大、人数多、场地有限,加之相关器材等硬件设施数量不足,且有些教师并非专职体育教师,很多时候不能按照既定计划来实施体育教学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加大师资等投入力度,提升场地硬件设施,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速度,培养教师一专多能的底气,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营造社会体育积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