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学情视角
初中语文
作业设计
摘要: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检验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的手段,是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工具,也是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关键。语文学科的内涵尽管丰富,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永恒不变的核心。因此,语文作业需要承担着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的作用,同时也应该发挥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功能。随着2021年“双减”政策的出台,以及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两者都关注到了语文作业的问题,对语文作业在数量、质量、功能、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建议,语文作业设计也因此成为教育的热门话题,相关的教育论文和期刊文章也比比皆是。随着语文作业热度的逐渐升高,以及对目前作业设计现状的深入研究,当前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浮出水面。不少教师轻视作业设计,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创造性,忽视学情分析,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趣味性、生活性。基于对当前语文作业设计的认识,笔者以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学情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影响,探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并尝试给出策略和案例。本文首先对学情分析和作业设计这两个概念进行阐释,并厘清了两者关系,明确学情分析是设计作业的前提基础,而作业分析是把握学情的重要手段。随后,对宜昌市橘颂中学的学生及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及访谈,了解与分析当前本校语文作业的具体情况,明确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即作业设计简单随意、作业内容形式单一、作业轻视学情分析,再依据对本校学生的学情分析,针对问题提炼总结出“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把握作业数量和时长”“根据学生应知应得的素养,明确作业的内容指向”“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创编形式丰富的作业”“考虑知识与学生的层次性,设计难度各异的作业”等基于学情分析的设计策略。随后,基于学情分析进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尝试与实践,展示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难度适宜的阅读类、作文类和实践类作业的设计案例,并提供了案例的设计说明和教学反思,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为初中语文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