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人工免疫系统
克隆选择优化
谱聚类
集成学习
非负矩阵分解
摘要:
近年来,数字图像处理已成为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军事学甚至社会科学等领域中各学科竞相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图像分割则是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经典难题,其质量决定了更高层的图像分析和理解的效果。图像分割问题可以建模为不同的数学模型,借由不同的优化方法求解。免疫克隆选择优化是最近人工智能研究者研究的新热点和新领域,其借鉴了生物免疫系统内部蕴含丰富的信息处理机理和功能,所以可以提供新颖的解决图像分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另外,谱聚类算法目前在模式识别领域得到了重视,与传统的聚类算法相比,可以应用于非凸且交叠严重的数据集上,而且不会陷入局部最优。但是将其应用于图像分割领域仍然存在不少困难。针对目前图像分割技术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多种新颖有效的算法和实现策略。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很多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面对大尺寸图像以及其特征空间内含有大量的噪声和异常点时,往往会影响分割的效率和质量。于是,根据免疫克隆选择理论,提出了一个混合免疫克隆k-medoids聚类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图像分割中。该算法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使用TurboPixels超像素算法将待分割图像进行过分割,其目的是降低空间和时间复杂度;其次,设计了一个合适的变异策略并结合一个新颖的局部启发式搜索算子,新算法可以较快较好的得到全局最优解;最后,被优化求解的对象是k-medoids聚类问题,因为它对噪声和异常点不敏感。在实验部分,选取多个人工数据集和多幅典型图像,并对比经典的k-means算法、RARWGA算法以及GCA算法,新算法都显示出较优的性能。2.聚类算法在对图像进行分割过程中,通常要面对如何自动确定聚类类别数、如何克服图像特征点分布复杂的流形结构、如何减少算法运行的时间。针对上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两个流形距离的自动免疫克隆聚类图像分割算法。这两种算法的优点是:第一,可以自动确定聚类个数,不需要人为事先给定;第二,使用流形距离可以反映空间分布复杂的流形数据;第三,使用SLIC超像素而非像素来降低图像的分割时间。通过对多组人工数据集和复杂自然图像进行测试,并对比著名的k-means算法和GCUK算法,结果表明这两种流形距离的自动免疫克隆聚类图像分割算法优势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3.彩色图像分割可以看成是对像素点在颜色特征空间的分类问题。所以彩色图像分割方法有两大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第一是如何选取合适的颜色特征空间;第二是如何选取合适的像素点分类器。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克隆选择和多重空间构造的彩色图像分割算法,该方法首先将一些经典的颜色分量分为亮度成分、单频光谱成分、双频光谱成分、多频光谱成分,利用主分量分析(PCA)技术分别对这四组分量进行计算,得到最具有识别能力的颜色分量来构造多重颜色空间;然后,对待分割彩色图像选取训练样本,使用克隆选择算法对每类训练样本进行训练,获得全局最佳的聚类中心;最后,使用这些聚类中心对整幅彩色图像进行分割。由于该方法结合了克隆选择算法的非线性分类能力,通过对彩色图像自适应的构造最佳多重颜色空间,能够快速有效的得到分割结果,克服了传统分割方法的缺点。通过实验表明,新方法对彩色图像同质区的分割均匀,边缘保持度好。此外,新方法对彩色图像的亮度和纹理变化不敏感,鲁棒性较强。4.使用谱聚类算法对SAR图像进行分割,存在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使用逼近的谱聚类算法虽然可以降低计算复杂度,但分割结果会受到随机采样的影响;谱聚类算法对核函数的尺度参数比较敏感;空间信息的权重如何选择。据此,提出了一个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谱聚类集成SAR图像分割算法。根据集成学习理论,首先按照不同的采样点集合、随机尺度参数、随机空间信息权重等策略产生具有多样性的分割个体,避免了精确人工选择,然后使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非负矩阵分解的方法来合并这些分割结果,得到最终的集成结果。通过对纹理图像和SAR图像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分析都是较好的。